百色市某某过滤器制造维修站
    •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公司简介
      企业文化
    • 产品展示
      汽车音响
      汽车配件
      汽车电瓶
    •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 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
    • 客户服务
      售后服务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新闻动态Site navigation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联系方式Contact


    地 址:嘉鱼县潘家湾镇畈湖工业园
    电 话:18892095498
    网址:b.coldhardslag.com
    邮 箱:shengkehuagong@126.com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Welcome to visit our

    新疆高质量发展图鉴:烟火人间奋斗劲

    分享到:
      来源:百色市某某过滤器制造维修站  更新时间:2025-08-05 05:02:13  【打印此页】  【关闭】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

    7月29日,新疆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网信办主办,高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党委宣传部、展图党委网信办承办的鉴烟间奋“高质量发展看新疆”网络主题活动圆满结束。

    此次活动中,火人来自全国的斗劲评论专家、正能量网络名人代表等深入农户家庭、新疆建筑工地、高质车间厂房等观摩点位,展图看经济发展、鉴烟间奋访群众生活,火人深入挖掘新疆产业发展、斗劲乡村旅游、新疆历史文化保护等各领域发展成果,高质把真实、展图立体、活力四射的新疆展现在大家面前。

    7月26日,评论专家、正能量网络名人代表走进若羌县吾塔木乡尤勒滚艾日克村宋礼(右五)家,大家一起合影留念。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摄

    看经济发展脉动

    若羌,一个过去被视为“口袋底”的地方,现在成为经济发展前沿。

    7月26日,走进若羌县吾塔木乡尤勒滚艾日克村,在跟村民宋礼一番拉家常后,全国青联常委、中国海峡研究院(香港)理事长雷希颖瞪大了眼睛。

    “没想到,在这么偏远的地方,依靠红枣产业闯出了致富路,农户挣出好几百万元家产。”雷希颖认为,若羌县红枣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突围典型样本。

    若羌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过去这里主要种植棉花、小麦和玉米。因为风沙大,无论是粮食作物还是经济作物,产量都很低。“每年四、五月份,沙尘暴一场接一场,棉花秧子要补好几茬才能成活,忙活一年下来,根本不挣钱。”宋礼说。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种植效益,2001年若羌县决定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将红枣作为主导产业,发动全县人民大规模种植。宋礼是第一批响应的农户,2005年尝到甜头,7亩红枣地净挣3.5万元,此后宋礼将全部承包地改种了红枣,最高一年挣了200万元。

    如今,若羌县红枣种植面积达到23.38万亩,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万元。种红枣不仅致富还治沙,植株高大的红枣林可有效阻挡沙漠扩张。“若羌县一代接着一代干,终于把一件事干成了,而且将红枣产业做到极致,这是最值得佩服的地方。”雷希颖说,准备写一篇长文分析若羌红枣产业样本。

    从一个县,雷希颖看到新疆经济发展强大内生动力,“这里从不内耗,他们一直在为梦想而奋斗。”

    一路走、一路看,评论专家、正能量网络名人代表看到新疆高质量发展在更好惠及民生,一些乡镇依托支柱产业发展起农家乐、民宿,吃上旅游饭。7月22日,在库尔勒市阿瓦提乡吾夏克铁热克村打造的香梨小镇农家乐,当看到一户农家乐墙壁上写有“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标语时,评论专家刘仰被深深触动:“每个人都在努力奋斗,他们拒绝躺平,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澎湃。”

    香梨小镇有6家农家乐和9家民宿,小巷大门统一粉刷成黄色,家家户户门前种有爬山虎。盛夏时节,爬山虎长势旺盛,从墙上倾泻而下,如同绿色门帘。虽然每家农家乐“门脸”都相似,经营上也有竞争,但他们绝不内卷,第一家特色是鸽子汤,第二家是鸡汤,第三家是大盘鸡……家家都有不同拿手好菜。

    7月26日,尉犁县罗布麻种植园内身穿彩衣的姑娘唱起《罗布麻之歌》。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摄

    尉犁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为破解防风固沙难题,当地建成罗布麻试验种植基地,开发出罗布麻茶、罗布麻花蜜等。7月26日,“高质量发展看新疆”网络主题活动团队走进尉犁县罗布麻种植园,在深入了解罗布麻产业后,大家一致认为这是极具前景的产业。“罗布麻浑身都是宝,它不与粮争地、不与粮争水,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具,可串联起大健康产业、纺织服装产业多个产业链,值得推广。”接受媒体采访时,哔哩哔哩up主沈容膝现场为罗布麻打call。

    看大国工程崛起

    一望无垠的戈壁滩上,挖掘机、渣土车、起重机等各类机械作业繁忙,机声轰鸣。

    7月27日,“高质量发展看新疆”网络主题活动团队走进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疆电外送”第四通道电源项目建设工地,眼前展现的是抢抓建设“只争朝夕”场景。

    7月27日,在“疆电外送”第四通道电源项目建设工地,评论专家、正能量网络名人代表在听取项目建设情况介绍。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摄

    “疆电外送”第四通道电源项目是自治区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建成后可将新疆的火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打捆”输送至川渝地区。

    该项目规划总装机近1900万千瓦,包括风电400万千瓦、光伏850万千瓦,配套火电装机396万千瓦。现场正在建设临时生活办公楼、混凝土搅拌站等。项目建成后,清洁能源电量占比60%以上,新能源利用率可达90%以上,高峰时段可向受端提供500万千瓦可靠电力支撑。

    “新疆是一座座大国工程崛起之地。”知名网络评论账号“明叔杂谈”负责人明金维说,现在的新疆沙漠和戈壁已成为“生金”之地,高速路边可以看到很多高耸的风机、集中连片的光伏,非常壮观。在明金维看来,新疆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

    截至目前,新疆已建成投运三条“疆电外送”直流通道,外送范围覆盖我国安徽、河南、江苏、浙江等22个省区市,有力服务全国电力保供大局,推动新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7月28日,“天山e评”创新交流会在库尔勒市举行。评论专家刘仰出席交流会做演讲。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摄

    “新疆早已不是‘骑着毛驴上北京’的遥远边疆,而是‘坐着高铁搞外贸’的开放前沿。”在7月28日举行的“天山e评”创新交流会上,沈容膝表示,新疆不仅有棉花、瓜果、石油,更有中欧班列、特高压输电和云计算,希望更多网络达人、自媒体创作者为新疆“种草”,破壁认知偏差。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塔里木输油气分公司轮南作业区建成的西气东输首站,累计运行7600余天,实现天然气输送零中断。

    轮南作业区是我国第一条长输管道西气东输一线首站和西气东输二线轮吐支干线首站,管道由此出发,绵延 4200公里到达上海,保障着沿途160多个城市、3000多家大中型企业、近4亿人民的生活,累计向下游输送天然气超3800亿立方米。7月25日,走进轮南作业区探访的“进击波财经”账号负责人沈帅波被西气东输工程“龙头”震撼。“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人民发展、服务行业需要,新疆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重要贡献。”沈帅波表示。

    7月25日,评论专家、正能量网络名人代表等走进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塔里木输油气分公司轮南作业区场站,了解西气东输情况。黄路摄

    在沈帅波看来,新疆的高质量发展,处处可以看到锚定“五大战略定位”的使命担当。“新疆是充满希望的热土!”在“天山e评”创新交流会上,沈帅波以生动鲜活的案例,分析陆上丝绸之路新机遇。在共建“一带一路”宏图中,新疆不再是相对封闭的内陆,而是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是国家向西开放布局中举足轻重的“战略棋眼”。

    记葡萄架下故事

    此次活动中,不少点位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最让棱镜Talk编辑何轩宇震撼的是台特玛湖生态输水。“自2000年以来,累计实施26次生态输水后,让干涸的湖泊重现碧波。”何轩宇说,从台特玛湖的生态输水看到新疆绘就高质量发展绿色画卷的坚定决心,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创造出人定胜天的宏伟奇迹。

    为挖掘出“接地气、带露珠”的高质量发展生动故事,此次活动还深入到农户家里,评论专家、正能量网络名人代表坐在农家院落与农牧民拉家常。

    在尉犁县达西村石榴巷,阿不力克木·木沙和周金山是邻居。30年前,周金山的车在荒郊野外爆胎,正当孤立无援时,碰到骑着自行车路过的阿不力克木。得知情况后,阿不力克木立即折返县城,来回奔波近20公里,给周金山找来修车师傅,自此以后两人成为好兄弟。7月26日中午,在阿不力克木家院子里的葡萄架下,两人一边吃着西瓜,一边聊着农业种植新技术。原来,阿不力克木新承包了一个梨园,刚好周金山的岳父在库尔勒种香梨,周金山来给阿不力克木教授生物防治香梨病虫害新技术。

    7月26日,评论专家、正能量网络名人代表等走进尉犁县达西村石榴巷阿不力克木·木沙(第二排右五)家,与阿不力克木·木沙、周金山(第二排右四)一起合影留念。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摄

    葡萄架下,大人们在聊天,小孩在嬉戏,两家人的孙子挤在一起荡秋千,院子里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何轩宇认真记录着这一切,“新疆高质量发展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下,各族人民共同绘就的美好生活画卷。”

    巴州是古丝绸之路的通衢之地,这里曾记录过屯垦戍边、“两弹”首爆等战天斗地的光辉历程。“过去,一大批科学家扎根于此,他们隐姓埋名几十年,干出惊天动地事,这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爱国品格,值得当下每一个人学习。”7月24日,参观完马兰红山军博园后,刘仰深受触动,他希望更多的人来这里接受精神洗礼。

    一山一河一古道、一地一城一遗址,述说着新疆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续写着新疆各族人民的休戚与共、守望相助。聚焦“人”的故事、“融”的画卷、“新”的成效,评论专家、正能量网络名人代表将创新运用网言网语,创作一批有深度、有见地、有风格的网评作品。“新疆高质量发展藏在各族群众相亲相爱的幸福生活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党校副教授刘永红希望更多评论专家、正能量网络名人来新疆走一走、看一看,用“烟火气”的评论助力新疆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侯倩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上一篇:河北兴隆抗洪抢险一线直击
    下一篇:2025年新疆网络文明大会“天山e评”创新交流会在库尔勒市举行

    相关文章

    • 【辉煌60年 和美曲水】触摸曲水非遗古韵 一腔热爱抵岁月悠长
    • 西渝高铁重大突破 缪家梁隧道今日贯通
    • 探访海南自贸港“二线口岸”:监管高效精准 口岸快速通关
    • 热评两岸丨识读中国?“台独”洗脑!赖清德坑害青少年再出邪招
    • “公交+文旅”沉浸式打卡城市风景 这种出行新风尚你get到了吗?
    • 如何防范台风登陆后引发的次生灾害?一图了解
    • 庆祝建军98周年丨你问我是谁
    • 文旅玩出“混搭style” 上半年3.15万亿消费花哪了?
    • “海陆空”救人“三级跳”,尽燃八一军魂!
    • 行进中国|乡村振兴看“湘”村

    友情链接:

    公司简介|产品展示|新闻动态|成功案例|客户服务|人才招聘|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百色市某某过滤器制造维修站   sitemap

    0.1152s , 7239.0625 kb